朱啸虎AI观点vs周亚辉实践 谁更懂中国AI发展之路
朱啸虎与周亚辉,两位科技界的风云人物,十年来始终活跃在创投与互联网的浪潮之巅。十年前,他们共同投资了直播平台映客,朱啸虎以3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获得15%股份,周亚辉随后以6800万美元增持至18%。在他们的助力下,映客半年内估值飙升至10亿美元,成为独角兽企业,二人也因此收获颇丰。周亚辉曾自嘲为”神枪手”,而朱啸虎作为专业投资人,与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形成了鲜明的互补。
十年后的今天,AI浪潮席卷全球,两位老友依然并肩作战。朱啸虎在AI领域的观点总能引爆舆论:从最初对中国大模型市场的怀疑,到DeepSeek崛起后看到AGI实现路径,再到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后强调应用为王,他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。而昆仑万维早已将战略转向”All in AGI与AIGC”,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高达94.4%,在短剧、音乐、社交等AI应用领域全面开花,2024年AI业务年化收入达1.4亿美元,成为海外收入增速最快的中国AI企业。
朱啸虎与周亚辉的共识在于AI应用出海的巨大潜力。他认为日本、东南亚等地区对中国AI应用接受度高且竞争小,中国团队在落地执行和成本控制上优势明显,甚至可反向渗透美国市场。而国内市场因竞争激烈,企业需聚焦应用商业化,当DeepSeek开源后,AI应用应通过人工交付等非技术能力构建壁垒。朱啸虎指出,近期中美AI应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,6-12个月实现1000万美元ARR即验证产品市场匹配度。
昆仑万维在朱啸虎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亮眼成绩:在短剧赛道,SkyReels平台上线半年即获用户青睐,DramaWave平台ARR达1.2亿美元,月流水约1000万美元,下载量突破3000万,月活超1000万,跻身行业前五;AI音乐领域,Mureka平台ARR约1200万美元,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;AI社交产品Linky单月收入突破100万美元,下载量超1000万次,月活达300万。这些成功验证了朱啸虎”应用为王”的理念。
关于是否投入底层技术,朱啸虎建议创业公司”避重就轻”,而昆仑万维则坚持全产业链布局。周亚辉的目标是打造智能虚拟时代的小而美企业,昆仑万维自主研发的Skywork R1V多模态推理模型达到开源SOTA水平,AI音乐大模型Mureka O1全面超越Suno,SkyReels-V1与SkyReels-A1算法位居全球领先地位。面对对华芯片管制,昆仑万维控股艾捷科芯科技,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3.4%,达4.3亿元,去年全年研发费用也达15.4亿元。
昆仑万维的AI战略清晰可见:算力基建-算法创新-应用落地全栈布局。今年5月将发布全球首款生产力场景通用Agent平台Skywork.ai,由五大专家级AI Agent组成,支持自然语言编辑与可视化圈选,实现协同创作;7月推出的AI原生游戏引擎Spark AI,将大幅降低游戏开发成本。昆仑万维判断,2027年后AI大模型将进入盈利期,其成功在于全要素竞争力,而非单一环节突破。
AI出海浪潮中,朱啸虎的洞察与周亚辉的实践形成了完美互补。当投资人预言未来,创业者把握当下,中国AI的两种范式正在交相辉映。2023年或许就是答案初显的一年,因为投资人的价值在于非共识时下注,共识时退出,而昆仑万维的AGI之路才刚刚开始。